欢迎访问:丘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濒危失传的僰人民间文化(一)

日期:2014年07月31日 14:58   来源:      作者:管鹏   点击数:[]

僰人是中国西南的古代少数民族之一,曾聚居川、滇、黔接壤的一带。他们创造了璀璨夺目、底蕴丰厚的僰人文化,在西南民族的历史舞台上名震一时。然而,明朝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一场惨烈的“平蛮战争”之后,僰人几乎被明王朝赶尽杀绝。残留的部分僰人被逐出历史,开始了长达400余年的逃亡历史。  

四川宜宾的珙县、兴文和云南昭通的镇雄、盐津一带曾是僰人的聚居地,但早已不见僰人的踪迹,僰人只留下悬棺、崖画、铜鼓等文化遗迹让人追思。  

据《丘北僰人迁徙歌》显示,这个充满悲剧色彩的民族,途经清水河、核桃寨、罗平白腊山、泸西锁密洛,几经周折之后于清雍正年间落籍丘北境内。僰人自战败之后,逃到哪里都没有自己的土地,最后逃到人迹罕至、条件恶劣的地方才居住下来。长期以来,丘北僰人由于受生产生活环境的影响,经济十分落后,是众多民族中的弱势群体。由于僰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僰人文化特征保留的还相对完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速度的加快,丘北僰人的民族民间文化濒危失传。  

僰人迁入丘北境内后,主要分布在双龙营、舍得、树皮等乡镇的彝族村落附近,或与彝族杂居。现在,僰语和彝语相同、相通或相互理解的占40%左右。据僰人村寨的老人讲,共和国成立以前,僰人不与其他民族交往,不与其他民族通婚,自己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与其他民族的语言不能互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僰人加强了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僰人逐渐通汉语,并借鉴了部分彝语的词汇。  

其他彝族支系无法听懂僰人的民歌,部分僰人古歌,就算是僰人也不一定听得懂,要经过歌师翻译讲解才能知晓其中含义。舍得白泥塘的朱映昌老人,可谓是演唱丘北僰人古歌的佼佼者,但古歌中的部分词句他都无法翻译。据朱映昌介绍,现在僰人村寨中普遍使用的语言,那是被彝化了的语言,真正的僰人语言保留于僰人古歌之中,他们先辈使用的语言就是古歌中的语言。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2月1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警告说,全世界大约2500种语言面临灭绝。这一数目超过了世界语言总数的1/3,也比2001年发布的濒危语言数量增加了好几倍。  

弱势族群的语言是受到冲击最早、流失最快的一环。落后地区要融入全球化,首先就要开放,要与外界沟通。语言是沟通的最便利、最主要的工具。因此,学习并掌握通用语言就成为僰人最迫切的需要。随着通用语言传播力度的加强,特别是以通用语为依托的新传播手段,如广播、电视、网络、移动通讯等日益深入僰人的日常生活,僰人土著语言的交流功能将陆续减弱,甚至在同族群中出现了通用语替代母语的结果,从而加速了僰人母语的消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僰语作为一种较小的语种,难免被异化,真正的僰语濒危失传。多渠道地保护僰人语言,最大限度地延缓僰人母语的流失已是刻不容缓的事。  

上一条:濒危失传的僰人民间文化(二)
下一条:唢呐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