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丘北县“六举措”推动“旅居融合+民族团结”促“三交”

时间:2025-05-07 15:32 来源:中共丘北县委统战部 丘北县民宗局
【字体:

近年来,丘北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主动融入旅居“新赛道”,围绕生态保护、产业融合、文化赋能、设施完善和服务水平提升等重点,持续在“旅居融合+民族团结”上下功夫,全力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有形有感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全面排查,摸清旅居资源底数

围绕全省“旅居云南”总体部署和州委、州政府的工作要求,迅速组织对全县资源条件较好、交通环境优良、产业基础完善、闲置房屋可打造的民族村寨开展摸底调查,目前共排查基本符合条件民族村寨62个,其中列入旅居重点村打造计划20个。

锁定目标,谋划旅居发展路径

聚焦民族地区“促进农民增收、带动乡村建设和全面振兴以及推动旅游转型升级”目标,启动《普者黑全域旅游综合提升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明确“旺季促旅游,淡季兴旅居”的发展路径。坚持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工作思路,以旅游“八大业态”为抓手,全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完成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修缮和适用型、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以“宜居宜游宜业”为标准,先后推进3个示范乡(镇)、23个精品示范村和69个美丽村庄建设,重点旅居村一水两污、道路、村庄亮化、公共文化空间、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积极与杭州宿集天造、省城乡投、云南若谷文旅、美奥斯大健康产业集团、北京健康养老集团、地平线等文旅企业对接,深入挖掘盘活闲置资源资产打造乡村旅居示范项目,目前已明确业态植入、旅居村建设、客流共享等合作内容。

项目引领,夯实旅居产业基础

积极争取整合中央水污染防治、东西部协作和乡村振兴衔接等资金,围绕生态保护、设施功能完善先后实施道路提级改造工程6个共575.528公里,建成湖滨带、沿湖生态监测步道、景观大道和民族文化风情体验大道共22.2公里,景区“快进慢游”体系基本形成。谋划文旅招商项目10个,签订文旅战略合作协议3个,猫猫冲生态湿地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伟光星河一期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精心培育湖景、山林、酒庄、田园、村落等特色民宿(客栈)488户(国家等级民宿9户),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产业融合,丰富旅居产品体系

深度开发生态蔬菜、特色花卉、特色水果、高品质药园等农事体验性旅游产品,推动农业、文化、生态、教育等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成功举办全国桨板U系列、普者黑半程马拉松等精品体育赛事,“跟着赛事去旅行”的氛围基本形成。

引入热气球、动力滑翔伞、直升机观光等低空飞行休闲项目,全力打造“低空经济+旅游”新业态。把民族传统节日的举办与A级景区、公共文化空间、县城中心广场、乡村旅游点和民族特色村等公共服务设施紧密结合,充分展现地域风貌,民族节庆引流效果明显。

挖掘“赶街”、吃杀猪饭、捡菌子、非遗制作体验等活动,不断丰富旅居体验,积极开发荷花宴、簸箕宴、全鱼宴、玫瑰花宴等特色美食,为旅居生活增添“胃动力”。

培育主体,增强旅居发展后劲

积极培育“山禾”“三只猫”等旅居民宿10余家,其中“山禾”客栈自2023年5月运营以来,共接待旅居客人30000余人次,平均逗留天数为30天,其中最短为15天,最长为360天,日均接待旅居客人50人次,人均消费约100元/天,年均营业收入达150万余元。通过以“管家式服务”“基地换住”“个性化旅居策划”等方式,不断为盘活淡季闲置民宿、模糊普者黑淡旺季、挖掘地域文化、辐射周边资源、发展全域旅游进行有益探索和典型示范。仙人洞村依托民宿行业协会积极探索传统民宿向旅居产业的转型发展,与昆明、上海等企业和旅居网等平台合作,不断拓宽客源渠道,自2024年入秋淡季以来,仙人洞村日均接待旅居客人约350人次。

注重推介,聚合旅居发展力度

开设《旅居“美美的丘北”》等专栏,以第三方视角持续讲好普者黑的“好”,并固化为展示民族文化、自然风光、生活方式的线上窗口;主动融入“云贵五城”区域文化旅游联盟,强化与安徽金寨、广西阳朔、河南荥阳等区域合作,全方位对丘北旅游资源进行宣传推广。策划康养旅居8日产品,编制乡村旅居招商引资项目,前往江苏镇江、四川成都、广东深圳等地进行旅游主题推介。组织召开丘北县招商引资大会,主动邀请优秀文旅企业现场推荐丘北文旅资源。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