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丘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蓝靛瑶的蓝靛情结

日期:2014年09月24日 14:40   来源:普者黑文艺网       作者:管 鹏   点击数:[]

丘北县境内的瑶族自称“金门”或“吉蒙”,又称蓝靛瑶。丘北的蓝靛瑶共计500余户,2000余人,主要分布在温浏、锦屏、天星等5个乡镇,居住人口最多的是温浏乡的羊街。蓝靛瑶,顾名思义,以其善种蓝靛,喜穿蓝靛所染的衣服而得名。据民国《维摩州宛邱县志·人种》载:“邱北瑶人明初从广西邕黔交界徙入居住……多种靛为业”。可见,丘北蓝靛瑶种靛、制靛的历史已十分悠久了。

去年我们县文化馆搞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时,曾对锦屏镇上冲革村的制靛工艺作了细致的调查。在上冲革村的蓝靛瑶家里,几乎每一户人家都有一个盛满蓝靛汁的染缸。坐在“瑶人”家里,总能嗅到一股蓝靛的清香味。

据瑶族老人陆自忠介绍,以前瑶族穿的都是白色麻布缝制的衣裤。由于白色的衣裤在劳作时比较容易脏,有个聪明的瑶族姑娘想出了用蓝靛汁将衣服染成青黑色的办法。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瑶族民间制靛、染靛的传统工艺,并一直沿袭至今。

制蓝靛汁的工艺十分复杂,其具体制作方法是:到了每年的六、七月份,瑶族同胞将自己种植的蓝靛草采回来,放到专设的“蓝靛井”里浸泡五天五夜。待井里的水变成深蓝色,发出腐烂腥味,才将蓝靛的枝叶捞出。将适量的细石灰粉按比例撒进靛井里,用木棒猛力搅拌,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操作,水面上浮起大量的绿色泡沫即停。用芭蕉叶和稻草将蓝靛井口密封起来,以防雨水浸入后蓝靛汁变坏。两三天后,石灰和蓝靛水化合沉底,即把靛井上端的废水排出,只留井底已凝固的半固态蓝靛汁。几天后,用竹箩将凝固的蓝靛汁装起来,拿回家中存放,这就是蓝靛汁的制作过程。

用蓝靛汁染衣服也十分复杂,需要认真细致的操作。其具体过程是:将蓝靛汁放进蓝靛缸里做主料,加上半缸清水稀湿,掺进二、三两自家酿的玉米酒,便成了染料。每天早晨,要用木棍搅动一次,七天七夜后,缸里的水呈现出黄色,即可将布料放进染缸里染制。每天要将所染的布泡一次,每次三个小时左右,然后将布捞出用清水洗净晒干。每日照此操作一遍,每节布要经两个月左右的染制,直至布变成深黑色方可。复杂而繁琐的染布工艺,也是对瑶族妇女耐心和细心的一种考验。

瑶族人自己种植蓝靛,自己制作蓝靛汁。他们制作的蓝靛汁除了满足自家染布所需外,还拿到附近的集市上卖。经过蓝靛汁染制的衣服富有光泽,香味持久,色彩古朴端庄,再加上刺绣工艺及其它银饰的点缀,更是显得琳琅美观。可以说一套瑶族服饰,那是瑶族妇女聪明智慧的象征,是瑶族妇女心灵手巧的体现。

蓝靛伴随着蓝靛瑶的发展史,与蓝靛瑶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蓝靛瑶和蓝靛有着千丝万缕的难以割舍的情结。

上一条:瑶族村寨祭龙节
下一条:壮族(侬支系)

关闭